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2015年5月13日,印度國防部國防采辦委員會(DAC)批準了幾項長期懸而未決的采辦項目,一是采購BAE系統公司 M777式39倍口徑155mm輕型榴彈炮和C295中型運輸機,項目價值2500億盧比(40.3億美元);二是為6艘印度海軍軍艦采購6套“布拉莫斯”(BrahMos)巡航導彈系統,項目價值270億盧比;三是本土設計6萬噸級“維沙”(Vishal)號航空母艦,項目價值3億盧比(海軍設計局正在籌備“維沙”航母計劃,航母將由柯欽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建造工作將在“維克蘭特”號航母(2018年服役)竣工后開始啟動)。
2014年12月,BAE系統公司將M777的組裝、集成和測試(AIT)設備從美國密西西比州哈蒂斯堡轉移至印度,這才促成雙方自2007-08年以來的采購協議。印度陸軍計劃將M777榴彈炮裝備位于邊境的17個山地作戰部隊。
2014年12月普京訪問印度期間,與印度國防采辦委員會初步達成了200多架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Ka-226T輕型多用途直升機的許可生產協議。完全本土制造200多架Ka-226T直升機在資金與生產細節方面無法實現,因此,印度將進口一定數量的Ka-226T直升機以滿足緊急作戰需求,替換空軍和陸軍航空兵團的“印度豹”(法國宇航公司“云雀”III)和“獵豹”(法國宇航公司SA-315B)直升機,并實現100%的技術轉讓。Ka- 226T項目能夠補充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已持續數十年的輕型通用直升機(LUH)項目,還會影響到涉及10家本土制造商的偵察和監視直升機(RSH)項目。2015年3月31日,這些制造商提出了成立合資公司的建議。
歐洲空中客車防務與航天公司(Airbus Defence and Space)和塔塔先進系統有限公司(TASL)聯合成立了合資企業——印度生產機構(Indian Production Agency),空客公司向印度空軍提供56架C295運輸機以替換老舊的Avro 748運輸機,以滿足印度海岸警衛隊及其他民用需求。其中,進口16架,其余40架將在協議簽訂后的8年內由合資公司許可生產。
印度國防部稱,這些項目會增強政府的“印度制造”能力,通過印度國企或私企與海外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建立合資企業,提高本土工業能力。但是,國防采辦程序(DPP)將歷時數年,這些采辦項目的批準只是激烈的許可、技術與價格商談之路上邁出的一小步。此外,這些項目都趨向于本土制造,相關的許可制造平臺要到2020年才能到位。然而一旦實現,建立的合資企業會促進“印度制造”能力,激發私企參與積極性,打破印度長期以來國防工業錯綜復雜的壟斷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