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日本自衛隊和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行聯合奪島演習
近日,日本防衛省公布了一份為制定新版《防衛計劃大綱》而編寫的中期報告。從媒體獲得的消息顯示,日本將考慮擁有“先發制人”的打擊能力,包括采購超高空無人駕駛飛機,以及建立一支類似海軍陸戰隊的部隊,以保衛“西南諸島”。那么日本為什么要推出這樣的計劃?其企圖能否得逞?就相關話題,中央臺記者采訪了國防大學教授孟祥青。
日本戰略重心轉向西南
據了解,日本上一次制訂《防衛計劃大綱》是2010年底。那份大綱的主要內容是把重點防衛方向從冷戰時期的蘇聯方向,轉向西南諸島方向。而近期,日本又將考慮采購超高空制空型無人機,以加強對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一帶的警戒監視力度,并考慮創建一支類似海軍陸戰隊的部隊保衛離島。那么日本戰略重心的轉移,到底有著怎樣的深層原因及背景?
孟祥青認為,日本認為冷戰結束以后,它的安全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個變化來自于俄羅斯這個方向的威脅相對降低,而來自于西南方向的威脅在上升。進入21世紀以來,這個調整基本已經定型。而2010年制訂的《防衛計劃大綱》,再一次明確地把東北方向的重心轉移到西南。也就是說,在日本看來,就目前和今后,相當一段時間,西南方向的主要威脅,是來自于西南諸島。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指我們的釣魚島。所以我們看到,日本這一段時間以來,已經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比如釣魚島周圍的先島諸島、石垣島,日本都在考慮部署一系列防衛力量,包括部署監視部隊。這反映了日本越來越把來自于所謂中國的威脅,作為未來防務政策調整的主要方向。
日本或選擇重點采購
獲得“先發制人”打擊能力需要時間、資金和訓練。路透社說,鑒于日本公共債務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230%以上,安倍政府正設法重建財政,可能沒有足夠資金用于采購武器。那么,日本大概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孟祥青指出,如果從政策的角度來講,它要努力的頂端個方向就是繼續解禁。比如說,要解禁出口武器的三原則,要繼續推動行使集體自衛權,要進一步推動修改和平憲法。另外,日本還需要做一系列的軍事準備。雖然日本經濟現在處在困難時期,但是在某個方向,某些裝備的重點采購,應該不是大問題。比如,日本現在計劃采購高空制空無人機,如果是有限的采購,或者主要針對釣魚島偵察能力的提升,日本并沒有太大的資金約束。然而,擁有“先發制人”的能力,恐怕不僅僅是采購幾個高空制空無人機就能達到效果。它還包括一系列配套設施建設,一系列軍事力量保障,并建立一支類似于海軍陸戰隊的軍事力量。這就涉及到一系列編制、投入和裝備的問題,也涉及到一系列新的軍事部署。因此,日本還有一個比較長的路要走。
為亞太安全埋下隱患
長期以來,日本政府聲稱有權在敵方進攻日本的意圖明顯、威脅迫在眉睫和已經沒有其他防衛選擇的情況下,打擊敵方基地。日本安全問題專家近日也稱,日本“先發制人”打擊,最可能的目標是朝鮮陸基彈道導彈發射車。若打擊更遠目標,還要研發洲際導彈?梢哉f,日本正一步步的脫離《和平憲法》第九條的限制。這將對亞太地區的安全形勢造成什么影響?
孟祥青表示,這給亞太地區安全穩定的形勢帶來了一個極大的隱患。日本要采取這一系列舉措,頂端步就是要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第二步要修改專守防衛政策。我們知道,日本的專守防衛政策,是一種被動式的防衛軍事戰略。但是這幾年,日本的專守防衛政策也在不斷的突破。比如,它在前些年已經出臺了所謂周邊事態的三法案,越來越向遠海擴展。也就是說,它現在的周邊范圍已經大大拓展。如果日本具有這樣一種“先發制人”的打擊能力,必將給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帶來巨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