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代表著一類有錢但缺乏金融和投資常識、盲目跟風抄底的投機人群。對所有的投資者來說,“中國大媽”似乎成為了一種經濟信號,一旦有了大媽們的加入,便意味著這項投資即將面臨危機。作為投資工具的比特幣,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比特幣的投資,其實只是一種玩概念的炒作方式,缺乏安全感。
唐駿
“中國大媽”已經不再只是一種稱呼,它代表著一類人。這類人很有錢,但是缺乏基本的金融和投資常識,只是盲目地跟風抄底,見什么賺錢就炒什么,抱有很重的投機心態。
今年12月,傳說中的“中國大媽”將矛頭轉向了比特幣,大量的投資卻遭遇比特幣12月5日的暴跌。
而在今年4月,國際金價也上演了這樣驚人一幕。華爾街大鱷在美聯儲的授意下開始大量售賣黃金,4月15日一天黃金價格就下跌了20%。不料半路殺出一群“中國大媽”,1000億人民幣的交易量,300噸黃金瞬間被一掃而空。而在瘋狂的搶購之后,黃金的價格卻繼續暴跌,有媒體計算,抄底黃金的中國大媽人均至少虧損10%。
而最近隨著比特幣的暴漲,中國又成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市場。當很多人還沒有搞清楚“比特幣是什么”的時候,“中國大媽”卻已經殺入比特幣交易市場?伤齻兘^大多數人都并不了解比特幣的性質,以及內在的價值。
對所有的投資者來說,“中國大媽”似乎成為了一種經濟信號,一旦有了“大媽”們的加入,便意味著這項投資即將面臨危機。
作為投資工具的比特幣,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就像網絡游戲里的虛擬游戲幣。我在盛大任總裁時,流行一款游戲叫《傳奇》,玩家可以通過打怪的方式獲得虛擬的游戲幣,并可以用來購買裝備和裝飾等。而中國最著名的虛擬幣是Q幣,大家都很熟悉,但是這類虛擬貨幣和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貨幣,比如人民幣、美元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別。
12月5日,央行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表示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并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所以從性質上看,比特幣只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這個消息傳出一小時內,比特幣一度暴跌35%,從6970元跌至4520元。同時央行還規定,禁止金融機構及支付機構涉足比特幣的金融服務。隨后,百度等互聯網公司也相繼停止接受比特幣付款。受到這些消息的影響,比特幣再度大跌。
比特幣的投資,其實只是一種玩概念的炒作方式。如果把錢存在銀行里,至少不會一覺醒來,這些錢變少或變沒。人民幣也好,美元、日元等外幣也好,一夜之間貶值70%這樣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即使在經濟大蕭條、金融危機時,主權貨幣都沒有像比特幣這樣暴跌、暴漲。
我們都知道,人民幣是全球公認的一種最具投資性的貨幣:人民幣的波動并不大,這也是貨幣最基本的要素——安全性。
無論是黃金、比特幣,還是別的投資工具,我們都不應該盲目跟風。中國資本市場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隨著國內市場的規范化以及投資方式多元化,作為投資者的我們,應該在掌握基本投資知識的基礎上,去理性投資。“中國大媽”,可別搬起比特幣砸了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