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灣著名藝人伊能靜寫給她10歲兒子的一封信頗受關注,題目是《我們將創造什么樣的未來給你?》,其中寫到“曾經因為我要去參加慈善活動,你問我,為什么你有小孩還要去照顧別人的孩子?我告訴你,所有這些孩子都將和你活在同一個未來里,如果少一些貧窮的小孩,你們的社會負擔就會減輕。如果孩子受的家庭教育比較好,他們可能比較不容易變成壞人,你就會生活在治安比較好的環境里。所謂的慈善,幫助別人,最后都會回饋到自己身上,因為你們都將在一起!边@段文字令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著名電影學者丁亞平十分感慨:“明星能夠有這樣的認識,對于當下社會來講顯得尤為重要。什么是明星呢?明星有兩重性,既在銀幕熒屏上扮演角色,同時更重要的是在社會上扮演自己!
影人做公益早有傳統
追溯中國電影史,公益很早就和明星聯系在一起,而且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1933年初,當時上海的《明星日報》搞了一個電影皇后評選,整個社會都非常關注,影響也很大。最后,胡蝶當選為那年的電影皇后,主辦方說是要搞一個活動公布結果,胡蝶建議可以把這樣的一個榮譽頒布慶賀的活動和社會各界為抗戰捐款捐贈聯系在一起。于是在當年3月28日召開了一個航空救國游藝大會。一方面對電影皇后的評選作了頒布慶賀,另外一方面將門票收入以及觀眾的臨時捐款所得全部捐給了航空協會,用于東北抗戰。一個純娛樂化的事情,就在影史上濃墨重彩書寫了一筆,變成一個比較嚴肅的公益事件!倍喥街v到,這非常有示范意義,也反映了“影后”胡蝶的一種智慧,她比別人看得更遠。丁亞平認為,從中也可見影人公益不僅在現代,而且在電影發展歷史上,也是特別有傳統的事情,確實應該成為影人當下的一種自覺,進而延展為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和集體行動。
不可小視的偶像力量
“每一個明星都有幾百萬到數千萬的粉絲,明星是他們心中的神,你只要干什么他們就跟著干,實際上對這些粉絲來說是他們的‘宗教’!彪娪邦l道《中國電影報道》制片人張衛因工作原因深諳粉絲力量。他說,“明星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他是被創造出來的社會化符號,明星就是事實上的典型,事實上的社會引領力量。當這種具有宗教作用的明星,來引領十幾億觀眾的話,他對全社會在正能量上的影響力其實是巨大的!彪娪邦l道曾做過一次較為成功的慈善晚會,當時定向地和成龍的基金會一起合作,定向地為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善款募捐,在晚會現場便募集了1000多萬,經由電影頻道的播出平臺,獲得了較好的示范效應。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主任陸紅實有所統計,“這幾年電影頻道通過與電影界的關系,并用媒體的特殊方式,號召集合電影界的力量,現在有3到4億的資金已經回饋到社會。我們提出明確的概念,一個是‘匯聚影人的力量’,另一個是‘電影界的公益平臺’,對于電影人來講,有的可能沒這樣的意識,有的則是找不到平臺。有時候我們想明星跟兒童一樣,他也需要贊許的目光,如果不能夠給他一個贊許的目光的話,他可能沒有那么大的勇氣!标懠t實強調。
規范與監管是目前短板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副所長趙衛防在與港臺地區不少影視研究者們交談時發現他們對內地明星做公益事業有一種焦慮,其實是明星公益機制的缺乏,沒有專門的機構來規范和監管!霸谶@方面香港做得特別好,它有一個香港藝人組織協會,一方面是保障藝人自身,包括他自己的權益;另外一塊就是社會公益,使藝人的公益行動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壁w衛防對此表示。而在不少電影界專家看來,從實踐當中也的確發現一些問題,如制度建設和約束性這一塊還相對比較欠缺,尤其是管理方面。他們表示,“不是愛心人士沒有做,而是這些資金如何來管理。另外,影視企業相對很多社會上的著名實業企業來講還是小弟弟,有時一兩百萬元的慈善成本對于他們來講負擔都是比較重的,這就更需要借力打力,通過影人的力量身體力行地去做,并通過媒體大力呼吁,而在運作過程中則需要特別規范,而且有公信力,這樣才能讓企業捐善款也安心!